“我们可不能放纵走私行为,帮助装载走私物品的渔船上货通行,这笔‘好处费’可要不得呀!”近日,银海区侨港镇属集体企业的员工老卢和老李来到镇纪委办公室,向镇纪委主动上缴了一笔意外收到的“好处费”。
事情还要从二人值守时遭遇的一起突发状况说起。
此前的一个凌晨,侨港镇打击“三非”和反走私综合治理哨所卡点,本已夜深人静的岸边,一艘形迹可疑的三角艇在夜幕下缓缓靠近,不远处有一个人鬼鬼祟祟地朝坐在值守桌旁的老卢和老李走来。
“一点意思,我们就在这儿上货,麻烦通融一下……”来人一边说着,一边拿着一沓百元大钞往值守桌的抽屉里塞,异常的行为立刻引起了二人的警惕。
“你这是什么意思?我们绝对不能收!船上装的是什么东西?请配合我们检查!”老卢和老李严词拒绝了对方的请求,迅速拿出手机,准备拍照留证,并准备将现场情况向相关部门上报。眼见自己的企图碰了壁,来人趁他们二人不备,扭头偷偷地逃离了现场。老卢和老李见状,立即将相关情况上报。
等忙完之后,二人才想起了黑衣男子试图收买他们的“好处费”。前段时间,在镇纪委打击走私工作专题会上通报了一起值守人员利用在封控点守卡值班便利接受他人请托从而使涉私境外货物非法入境的违纪案例言犹在耳,年初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的场景也历历在目。如何处理这笔钱,他们并没有作纠结。天亮之后,顾不上休息,两人便将这笔钱径直送到镇纪委办公室。“咱们可不能放纵走私行为,帮助装载走私物品的渔船和车辆通行,这笔‘好处费’可要不得呀!”作为有着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老李感叹道。
老卢和老李这个经历,是银海区纪委监委扎实开展疫情期间廉政教育成效的一个缩影。
在聚焦监督首责、拧紧疫情防控监督“发条”下沉抗疫一线深入强化监督职责问责的同时,银海区纪委监委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多层次开展好宣传教育方式,推动涵养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中“不想腐”的自觉。
见人见事见责任,点名道姓讲到位……近年来,银海区纪委监委便经常性在各类工作专题会议上增加廉政教育的环节,由区纪委监委主要领导主持通报近年来区内外查处的典型违纪违法案例,梳理案发过程,深入剖析涉案人员蜕化变质的过程,引导党员干部从反面典型案例上汲取深刻教训,以案为鉴、以案明纪,筑牢疫情防控纪律防线。
随着疫情形势日益严峻,银海区纪委监委按照防控工作的新要求,克服疫情带来的不便影响,充分发挥网络的便利性,利用网站、公众号、工作群等线上资源,转发各类正反面典型案例和廉政教育片,广泛发动廉洁监督员贴近基层一线的优势,通过广播、宣传栏等宣传平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纪律的宣传教育,进一步扩大宣传面。
“银海区海岸线长、岸线渔船停泊点多,外防输入的责任大、任务重,我们不仅要做好‘察病’‘治病’的工作,更要提前打好‘预防针’,通过各类廉政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防线,引导党员干部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懈心态进一步强化危机意识、紧迫意识,将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银海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