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以来,银海区坚持纪在法前,通过教育预警治“未病”、抓早抓小治“初病”、严厉惩处治“重病”,使党规党纪的提醒、劝诫和制约覆盖到全体党员。
未病先防,提醒警示在先。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召开座谈会、上廉政教育课、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发送廉政提醒短息等形式开展廉政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召开全区扶贫领域案件警示教育大会,通报剖析扶贫领域违纪典型案件,教育全区各级党员干部要以此为鉴,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区委、区纪委领导对干部身上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及时提醒,灵活运用集体谈话、个别约谈等形式逐级压实主体责任,促使各镇各部门主要领导严格履职。
已病防变,用纪律管住大多数。抓早抓小处置轻微违纪问题,对在办理农村低保中优亲厚友,以虚假材料骗取廉租房补贴及实物配租,贪污、挪用村民集资款项、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等群众身边的“苍蝇”式腐败问题,充分运用问责利器,严格执纪。今年以来,共立案39件,给予党政纪处分35人,涉案金额共991万元,以“精准执纪”推动国家惠民富民政策落地生根,用纪律抓住“关键少数”引领“最大多数”,避免“小病”积成“大患”。
拔除“烂树”,持续高压严惩腐败。紧盯扶贫攻坚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点岗位,深挖细查,对存在严重违纪问题的“少数”干部,坚持出重拳、下猛药,依纪依规严肃处理,决不姑息,从严从快处理了贪污群众“救命钱”达128万余元的福成镇原党委委员、副镇长孙敬昭,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的震慑效果,保持反腐倡廉的高压态势。